齊魯晚報·齊魯壹點報道,馮子涵于7月28日晚見證了一場國際籃聯(lián)團結杯的籃球賽事。當晚,廣東全運男籃在比賽中遭遇了巴西男籃的逆轉,最終以84:87失利。這場比賽原本只是一場普通的熱身賽,卻因廣東隊內部的一場風波而備受外界關注。
在比賽的第二節(jié),廣東隊球員徐昕在一次籃下強攻時因走步被裁判吹罰,隨后被主帥杜鋒立刻換下場。杜鋒對徐昕的這次表現(xiàn)進行了嚴厲的批評。然而,徐昕并不認同杜鋒的指責,當場與主帥展開理論,甚至與杜鋒對峙抬手,隊友們迅速介入拉開徐昕,現(xiàn)場氣氛一度十分緊張。
暫停期間,徐昕和杜鋒在替補席上再次發(fā)生口角。這一幕被視頻截圖記錄下來,引發(fā)了球迷和媒體的廣泛討論。在剩余的比賽中,徐昕再也沒有獲得上場的機會。廣東隊的內線主要依靠王少杰支撐,盡管一度領先18分,但最終還是被對手逆轉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徐昕此前曾入選中國男籃集訓隊。就在26日,中國男籃官方消息透露,徐昕和福建男籃球員劉金雨離開了隊伍。這次事件引起了球迷和媒體的熱烈討論。
對于這次教練與球員之間的爭吵,有人認為杜鋒作為主教練,在比賽中對球員的不當行為進行及時糾偏是職責所在,但當眾嚴厲斥責可能會打擊球員的自信心。另一方面,也有人認為徐昕作為年輕球員,應該虛心接受指導,而不是在比賽中與教練發(fā)生沖突。
事實上,在競技體育中,教練與球員之間爆發(fā)的矛盾并不罕見。雖然有時候會出現(xiàn)爭議和沖突,但關鍵在于如何化解這種威嚴與鋒芒的碰撞。除了統(tǒng)一思想外,更重要的是建立基于尊重與溝通的良性互動。主教練的批評應當既有場上雷霆之勢,又有場下春風般的溫暖。在激烈交鋒的間隙或賽后進行更深入的溝通指導,既能維護賽場紀律,又能保護年輕球員的心理成長空間。而對于年輕球員來說,他們應該將一時的血氣之勇轉化為對自我提升的渴望,虛心汲取教訓。
對于任何一支隊伍來說,無論是嚴師高徒的相處方式,還是亦師亦友的相處模式,最重要的是從教練到球員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。只有團隊的心勁擰成一股繩,才能在強敵面前立于不敗之地。